兩退休干部10年來醉心于寫生作畫寄情山水
退休干部古炯民(左)和許鏡(右)在源城奇石館舉辦畫展
一支畫筆,一本畫夾,一瓶水,這是河源退休干部許鏡與古炯民外出寫生的隨身裝備。退休10年來他們一直醉心于寫生,尤其喜歡在河源各地寫生山水、客家民居及動物,用畫筆記錄生活變化時代變遷。近期,他們在源城奇石館舉辦了國畫寫生展,所展覽的90多幅作品均是近年來的寫生作品,帶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志同道合,結伴10年
許鏡和古炯民原是源城區(qū)文化系統(tǒng)的干部,繪畫是他們共同的愛好。由于一直工作繁忙,用于繪畫的時間比較少。
2002 年,兩人從源城區(qū)文化系統(tǒng)退下來后,無案牘勞形,時間變得自由,可以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情。共同的興趣愛好將他們吸引到一起,晴天兩人一起外出寫生,雨天相聚喝茶聊天。初期是一群人外出寫生,但由于各種原因,最后堅持下來的只剩他們兩人。說起兩人的緣分,許鏡顯得格外高興,他說:“我們同樣是1945 年出生,同一個單位,同一年退休,又同樣喜歡寫生作畫!惫啪济窀锌溃 “如今河源能堅持10 年外出寫生作畫的,估計也就我們了!
癡迷山水,陶冶性情
為什么對寫生如此情有獨鐘?古炯民認為,通過寫生,將自己融入大自然,能將身上的污穢清洗干凈,凈化心靈。許鏡認為,寫生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親近自然,是一種對美的探索。在退休的10 年里,他們的足跡遍布河源各地,或行走于鄉(xiāng)間小路,或徘徊于林間丘壑,用畫筆描繪生活。
近期,許鏡與古炯民在源城奇石館舉辦了國畫寫生展,來參觀的書畫愛好者贊嘆兩人筆法細膩,充滿生活氣息。所展出的90多幅畫作,題材大多取自地方景色,筆架山、萬綠湖、蘇家圍等景色躍然紙上。許鏡認為,每天忙碌的生活,容易讓人產生浮躁的心理,許多人忘卻身邊的美!巴ㄟ^我們的畫,告訴他鄉(xiāng)人河源的風情,也提醒身邊的人,美就在身邊。”許鏡說。
退而不休,發(fā)揮余熱
在他們看來,退休不代表工作結束,而是意味著有更充分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除了平時外出寫生,他們還會到成之書畫社指導學生。2007 年,在源城區(qū)源西新塘鐵爐村里,古炯民在古成之紀念館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成之書畫社,免費培訓新塘村的孩子學習書法、繪畫等知識。作為書畫社的顧問,許鏡常在書畫社指導學生。
2010年,市關工委主任張偉喬到書畫社參觀,贊揚古炯民為未成年人辦了一件好事。
通過舉辦畫展,有書畫愛好者前來與許鏡和古炯民切磋畫藝,交流繪畫心得。許鏡和古炯民說,辦畫展,一方面是給市民提供一個文化娛樂的場所,另一方面是給過去的10年做總結。對于今后的打算,他們表示將繼續(xù)探訪大自然,并且希望更多的退休人員加入到寫生的隊伍。“不在乎畫技高低,寫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以畫交友,豐富生活。”許鏡道。
見習記者 劉曦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