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qū)客家文化公園銅像廣場以南景觀工程已完成調整優(yōu)化
市委書記何忠友現(xiàn)場查看公園建設情況
省住建廳黨組書記王芃到公園調研
市長彭建文、副市長李揚達在公園了解景觀工程建設情況
【核心提示】
路從花影過,人自柳蔭來——這是久居城市的市民對詩意棲居的遐想,F(xiàn)在,隨著客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推進,這份美好的愿景已漸變鮮活。
9 月21 日,頂著烈日,市城管局局長張金城再次來到公園建設現(xiàn)場,和工人們一起協(xié)商怎么種好廣場入口的一棵蘋婆樹,“每一棵樹要種下去都得花大心思,位置對不對,樹面好不好看,要在現(xiàn)場多次調整!
記者了解到,自客家文化公園銅像廣場以南景觀工程開始優(yōu)化以來,公園的建設者們就對每一個景觀進行精雕細琢,力求達到最好的綠化和視覺效果。 “我有一個夢想,要把公園的綠化景觀當作一幅山水畫,用心畫好它,讓市民滿意。”張金城說。
這個夢想,充滿著浪漫和詩意的情思。而承載它的,是市民對“公園城市”的殷殷期盼,是建設者們付出的每一點汗水和智慧。
思路:用心綠化好“客廳”
如果把中心城區(qū)看做河源的“客廳”,那么,客家文化公園就是這個客廳中最重要的一道綠景。
去年春節(jié),公園一期工程對外開放,市民們無不拍手稱好。但在高興之余,也有人提出,公園的綠化太單調,缺少亮點,應該豐富綠化層次,增添色彩。
這些意見,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以及專家的看法不謀而合。市委書記何忠友指出,城市不僅要建設好,也要保養(yǎng)好,“客人來到我們的‘客廳’,首先看綠化,看有沒有大樹,這是一個城市的底蘊和氣度。所以要盡早種樹,十年后樹就長大了。”市長彭建文建議:“要通過多種一些開花的植物來提升公園的景觀質量,力求有亮點,能搶眼。”副市長李揚達也認為,公園的綠化應該有視覺沖擊力。
由此,客家文化公園的建設重點轉入了對銅像廣場以南景觀工程的優(yōu)化調整,力求為“城市客廳” 多添一份新綠,多增一些色彩。
舉措1 請專家“把脈”景觀建設
張金城把客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比作是畫一幅山水畫,既要有整體構思,又力求每一筆都妙至毫巔。
“所以,公園建設應集思廣益,特別是需要專家指點!睆埥鸪歉嬖V記者,今年4 月,市城管局專門邀請了華南農業(yè)大學的李敏教授等6 位國內知名園林專家,為景觀工程的調整優(yōu)化進行“把脈”。不同以往的是,這些專家是公園建設的“專診醫(yī)生”,可以長期為公園建設出謀劃策,“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xiàn)換一批專家,就換一種建設思路的情況,保證了公園景觀建設的高水平!
同時,市城管局還與華南農業(yè)大學林業(yè)學院簽訂協(xié)議,在客家文化公園共建教學示范基地,讓更多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參與到公園建設中來。
“專家的指導很有效果,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張金城說,各方 “給力”公園建設,讓他們對畫好這幅山水畫信心更足。
舉措2 種大樹提升綠化效果
在專家們的指點下,市城管局對一期景觀工程的調整重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種大樹,提升公園綠化效果;二是豐富色彩,讓公園“無處不飛花”。
“我們在公園廣場的兩側,種了兩排香樟。”張金城說,種大樹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現(xiàn)在,從中山大道看過去,銅像廣場以南已經(jīng)是一片蔥翠,等今后這些大樹籠蔭如蓋時,公園將更加綠意盎然。
當然,光有“綠”還遠遠不夠,好的山水畫講究濃墨淡彩,意境悠遠。為此,市城管局在不同的區(qū)域種植了桃花、梅花、美麗異木棉等花木。等到花開時,公園就會變幻出不同的色彩,紅的,黃的,粉紅的,絢麗多姿。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花木都是組團式種植,這讓每一種花都能在視覺上形成一個色帶,宛如給公園纏上了一條條五彩的腰帶。
舉措3 鄉(xiāng)土花木成“主力軍”
客家文化公園是一座市民公園,景觀建設中自然也要體現(xiàn)出“河源特色”。所以,在花木的選擇上,市城管局也充分考慮了市民的愿望,在公園內種植了很多大家喜愛的香樟樹和桂花樹。
張金城告訴記者,此前,我市曾舉行過市樹、市花的評選活動,香樟和桂花都是市民比較中意的“候選者”,“香樟既是行道樹,也是園林樹,我們在公園入口種植了兩排,這樣,公園就有了一個明晰的分界線。”
他說,香樟既是普通市民喜愛的樹種,也被很多名人所青睞。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就獨愛香樟,毛主席常住的豐澤園門前也有一棵大香樟樹。
而桂花,自古以來就與客家人淵源深厚。以前,很多的客家建筑都有花樓,有花樓就必種桂花,寓意“桂花迎貴人”,體現(xiàn)了客家人的好客和友愛。此外,漂泊的客家人在找到一個可落地生根的地方后,也必然會種下一棵桂花樹,希望能給子孫后代帶來富貴。
客家文化公園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相關鏈接
故事一:木棉花開贊英雄
細心的市民會發(fā)現(xiàn),位于客家文化公園最高點的孫中山銅像廣場上多了兩棵木棉樹。樹高13 米,軀干筆直,枝葉蔥翠,宛如兩個威武的士兵在拱衛(wèi)著中山先生。
這兩株木棉,是工人們本月20 日新種的。關于它們,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早在公園建設之初,孫中山銅像廣場就是一期的重點工程。銅像立好后,又在周圍種下了羅漢松、香樟等樹木。此后,在對這一景觀工程進行優(yōu)化調整時,市城管局組織專家仔細對比了6 個方案,最終決定在銅像廣場新種兩棵大木棉。
“木棉又被稱為英雄樹,而且樹形筆直,花開時紅艷艷一片,果熟后還會飄出棉絮,如漫天飛雪,十分漂亮!睆埥鸪钦f,用木棉來襯托中山先生,無論從景觀效果還是寓意來說,都十分恰當。
方案定下后,張金城就開始領著人在河源和周邊市找樹,但一直沒有滿意的。9 月19 日,在順德陳村鎮(zhèn),一行人察看了多個花木苗圃場依舊一無所獲,正準備離開時,張金城無意中注意到不遠處還有一個苗木場。
“原本沒有太多信心,只是抱著不能錯過的心思!睆埥鸪钦f,不想,一下車,眼前就一亮,兩株美麗高大的木棉正并排“站”在面前!翱磥,這兩株木棉命中注定就是河源的,要來‘拱衛(wèi)’中山先生,不然,怎么和我們這么有緣呢?”他開玩笑地說。
英雄樹配英雄。面對這兩株高大粗壯的木棉,記者心里也油然生出了一股英雄氣。
故事二:前看后看選樹面
歌手任賢齊的一首《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曾紅遍大江南北,里面有一句歌詞:“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來每個女孩都不簡單。”在張金城看來,要種好一棵樹,也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左看,右看,還得前看,后看,近看,遠看。
原來,種樹不僅要放正位置,還講究“樹面”,就是要讓每一棵樹都 “亮”出最漂亮的一面,和周圍環(huán)境相得益彰,營造出最佳的景觀效果。 “前幾天,我到公園去看,發(fā)現(xiàn)一棵香樟樹沒種好,就和工人們一起調整!睆埥鸪钦f,調樹面是一個細活,要有耐心。為了種好這棵樹,他和工作人員跑上跑下,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忙活了近兩個小時,才最終滿意地歇手。
“這就好比畫一幅山水畫,每一筆都馬虎不得!睆埥鸪钦f,用心種好每一棵樹,是每一個參建人員的共識。
公園一隅
浪漫的櫻花園將成為情侶約會的“圣地”
春夏花斗妍秋冬景不同
暢想一:飛流直下的“河之源”瀑布
現(xiàn)在去逛客家文化公園,市民會發(fā)現(xiàn)在廣場西側的山體上有一道難看的黃土坡,與周圍景色格格不入。不過,別著急,明春這里就要大放異彩了。
據(jù)張金城透露,明年春節(jié)前,這里將新建一道瀑布,通過水泵和水槽引活水而來,形成壯觀的瀑布景觀。“這就是‘河源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十五尺’!彼χf,取名“河之源”的這道瀑布,一定會讓市民感到震撼,大飽眼福。
暢想二:“櫻花園”的浪漫邂逅
客家文化公園要建“櫻花園” 啦。據(jù)了解,明年春節(jié)前,市城管局將在孫中山銅像廣場附近種植近2 萬平方米的櫻花樹,其中還將穿插種植梅花等花種,精心搭配植物的顏色,打造絕美景觀。
“這是河源首次種植櫻花。”張金城說,如果在明年春天“約會”客家文化公園,沿著山間小路,漫步花海云端,粉紅色的櫻花配合著白色的梅花,或許,一段段羅曼蒂克的戀情將在這里上演。看來,浪漫的“櫻花園”,有望成為今后情侶們約會的 “圣地”了。
暢想三:春夏秋冬花不同
多樣化的花木組團,將讓未來的客家文化公園,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呈現(xiàn)出不同的美景。春天時,粉紅的桃花、淡黃的風鈴木、白色的梅花、火紅的木棉將讓公園變得五彩絢爛,宛如世外桃源;夏天來時,細葉紫薇、黃槐、鳳凰木、雞蛋花等爭相斗妍,漫步公園的人會發(fā)覺步移景異,處處是美景;秋天到了,美麗異木棉、雙莢槐、野牡丹也開花了,芳草鮮美處,落英繽紛;冬天,紅色的茶花和梅花凌寒獨放,傲視群芳。
春城無處不飛花,千嬌百媚盡芳華——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公園將花木蔥蘢,百鳥爭鳴,成為市民休閑的又一個好去處,為河源打造“廣東綠谷”,建設“公園城市”,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報記者 蔣安春 陳仕平 見習記者 廖宇陽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