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要做個文明人“尊老愛幼 禮讓殘弱”美德丟不得
坐公交車沒人排隊,上車要靠擠。
幾千年以來,尊老愛幼、禮讓殘弱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然而,今時今日卻有不少市民丟棄了這樣的美德。在本市市民投票評選的“十大不文明行為”中,不給老弱病殘讓座等也都紛紛上榜。
插隊搶座 盡失傳統(tǒng)美德
盡管在每輛公交車上,都標(biāo)有老弱病殘專座,但很多時候這些特殊座位上坐著的卻都是活蹦亂跳的青年,而一些蹣跚的老人們則在旁邊扶著欄桿小心站立著。不僅如此,在上車時的 “戰(zhàn)斗”中,老年人們也往往只能成為落敗的一方。
記者在老城區(qū)街心花園車站發(fā)現(xiàn),不少老人在等車時,都會特意站在較為靠前的位置,以便公交車靠站時能及時上車。但即便如此,許多老人仍然不及旁邊的青壯年迅速。一名大約 70 多歲的老人家,一只手已經(jīng)扶著了公交車前門右邊的欄桿,但仍有三四名20 到40 多歲的市民敏捷地從老人身體和門框的縫隙中穿了過去,老人只能等到無人時才慢慢地扶著欄桿走上車內(nèi)。一些明顯較為有經(jīng)驗的老人們,在車輛靠站時,則顯得淡定很多,總是等那些心急的市民先上去,最后才上車。而更多的時候,在車門前,總是一副男女老少爭先恐后的混亂景象。
滿嘴粗口 傷了他人辱了自己
除了面對老幼婦孺,都應(yīng)該給予足夠的關(guān)心外,事實上,每個人在生活中對任何人都應(yīng)該抱有一個尊敬的心態(tài)。因為只有給予了對方足夠尊敬,自己才能同樣得到他人的微笑。尊敬,正是這樣一種需要相互給予的東西。在這一方面,有眾多市民熱議不文明行為的槎城,顯然仍需大家繼續(xù)努力。
今年21 歲的張念(化名),如今在大同路一間餐廳內(nèi)做服務(wù)員,這已經(jīng)是她開始這份工作的第6 個月了。對于這份工作,張念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別犯錯,別碰上很兇的客人”。她告訴記者,在過去半年的工作中,盡管大部分時候都很安穩(wěn),但曾經(jīng)幾次被客人大罵的經(jīng)歷,卻讓她后怕至今。一次工作中,由于錯將一碗熱豆?jié){送至點了冰豆?jié){的客人桌上,令客人食用時燙了嘴,被客人足足罵了五六分鐘。“我就站在那里聽他罵,什么難聽的話都有。他停下的空當(dāng)我才敢?guī)退麚Q了個冰的,拿上來后他又開始說我,我站在那也不敢走。”
張念表示,除了工作的經(jīng)歷外,自己在街上也多次聽到人家打電話、甚至當(dāng)面吵架時罵得很兇,各種粗口不絕于耳!耙郧奥牭竭@些沒什么感覺,但在廣州讀書回來后才發(fā)現(xiàn),差距確實存在。”張念希望,家鄉(xiāng)的每一個市民,都能多給予他人一點寬容,不要傷了人家,也損了自己的形象。
相關(guān)點評
學(xué)會禮讓做文明人
一個很老套的說教:“你如今對別人如何惡劣,當(dāng)有一天你處于同樣的位置就會懂得后悔了!焙芏嗳藢@樣的說法都不屑一顧,但倘若那個“別人”的位置就是“老年”的話,那么很顯然,每個人都必然會有那么一天。尊老愛幼,不僅僅是你對他人的關(guān)愛,當(dāng)你的善意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你的孩子、父母,還有年老后的自己,都將從中受益。上文提到的客人,盡管是他人有錯在先,但其粗魯?shù)男袨橄嘈湃詴屧S多人為之反感。在他人犯錯時,能盡量多一點寬容,將會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加和諧。道德不是法律,尊敬需要自重,想要讓河源變成一個內(nèi)在和外貌都同樣美麗的城市,更需要每一個市民的自覺。
本報記者 廖宇陽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