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行李回家過年 異鄉(xiāng)游子春節(jié)走起
交警逢車必查。刁城邦 攝
周家姐弟給爺爺奶奶畫的肖像。譚興孚 攝
昨天是今年春運的第11 天,也是春運的第一個出行小高峰,公路上,北上的車流滾滾,一輛接著一輛,不見盡頭;車站里,到處人頭涌涌,舉目所見,都是提著背著行李腳步匆匆的人們,他們的目標(biāo)只有一個:家!
記者了解到,在春運前10 天,市區(qū)汽車站和火車站共運輸旅客數(shù)量約9 萬人,而這個數(shù)量,只是我市今年春運預(yù)計發(fā)送旅客量的二十分之一,更大的客流還在后頭,接下來的幾天將全面進入春運高峰期。
五百民警奮戰(zhàn)一線
確保高速公路暢通
來了,來了,粵贛高速的車流高峰終于來了!昨天下午1 時30 分許,粵贛高速埔前至熱水路段,車流劇增,行駛在路面的車流似螞蟻,緩慢地通行。
昨日上午,記者從東源仙塘進入粵贛高速,一路上,車速平穩(wěn),路面暢通。一名正在執(zhí)勤的交警說,這車流量是平時的4 倍,預(yù)計高峰會在下午真正殺到。在熱水服務(wù)區(qū)春運執(zhí)勤點,高速一大隊二中隊的交警、交通和高速公路協(xié)管員,正緊張有序地指揮前來歇腳的返鄉(xiāng)車輛。據(jù)二中隊鄒樹輝中隊長介紹,該中隊主要負責(zé)市區(qū)至燈塔粵贛高速的安全暢通。為確保高峰期的通暢,中隊采取流動巡邏和定點執(zhí)勤的方式,主要對路面車流進行有效管控,對輕微事故作出快速處理,并對高速公路應(yīng)急車道進行清理,避免一旦發(fā)生事故,造成無法及時救援,從而大塞車的現(xiàn)象。
下午1 時30 分,記者正在采訪中,埔前至熱水路段已經(jīng)排起長龍,車流緩慢地通行,還以為發(fā)生交通事故,經(jīng)證實是車流量大造成通行速度下降。為避免堵車,二中隊立即增派路面執(zhí)勤交警,警車呼嘯而去……
在梅河高速藍口服務(wù)區(qū)春運執(zhí)勤點,該路段雖然沒有粵贛高速車流量大,但高速二大隊二中隊的交警們個個忙得滿頭大汗。據(jù)二中隊朱永青中隊長介紹,對7 座以上的車輛,做到逢車必檢,24 小時不間斷,每個民警在崗位上工作10 多個小時。記者了解到,今年春運期間,我市共有500 名交警奮戰(zhàn)在路面,為回家的旅客保平安,保通暢。
本報記者 刁城邦 通訊員 馬玉剛
旅途故事一
行李中,裝著一份份心意
一趟趟列車帶著人們從城市出發(fā),奔往家的方向。列車裝載的除了似箭的歸心,也帶著人們對家人的愛,它們的名字叫“回家禮物”。昨天中午,記者在河源火車站看到,候車室里擺滿如山的行囊,那里面裝著有保健品、有新衣服……無論貴重或普通,它們都將給一個家庭帶去欣喜和滿足。
“這是氨基酸口服液,帶給父母補身的。小孩子喜歡新衣服,我準(zhǔn)備到家再陪他去買。”昨天中午,正在候車的林文能一個人就帶了4個包。他告訴記者,里面都是帶給家人的禮物,有給父母帶的保健品,也有給小孩帶的玩具……林文能說,他是湖南襄陽人,在河源工作3年多了,平時很少有時間回家,雖然坐火車要15個小時,但家里的父母老婆和孩子都在等著他團圓,再辛苦也值得。
準(zhǔn)備回河南老家的李昱瑩,一個人也帶了4 個包。她告訴記者,她是去年才剛出來工作,第一次自己有能力賺錢給家人買禮物感覺特別開心。她說:“父母和弟弟的新衣服早幾天已經(jīng)通過快遞寄回去了,今天除了自己的行李,還帶了很多好吃的回家,這雙新鞋是給大伯的禮物,感謝大伯對我家一直的幫助。”
本報記者譚興孚
旅途故事二
漂流在外頭,親人在心頭
“ 我要再吃點,里面還有面條……”兒子攀著父親的肩膀嚷嚷著,周小保用塑料湯勺從碗面里撈起了面條放到兒子嘴邊……今年 32 歲的周小保是江西吉安人,在市高新區(qū)一家工廠打工,這是他來河源的第3 年。這次過年是全家四口人一起坐火車回去。周小保坐在候車廳凳子上面,照顧著孩子吃泡面,時不時望著火車站出站口。
周小保告訴記者,自己一家四口都在河源,父母卻在老家吉安,每逢過年回家,他都要給父母捎上禮物, “今年買了新衣服和鞋子給老家的爸媽,當(dāng)然還有我媽最喜歡吃的酸蘿卜。”周小保說,自己8 歲的女兒和7 歲的兒子今年也一起回去,因為怕孩子暈車,所以只能改成搭火車回家,兒子周潔鑫還因為下雨鬧著不肯來火車站,可是一聽到要見爺爺奶奶,他便背起了書包喊著要回家。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周小保的女兒周幸樂手里拿著一張畫,原來這是姐弟倆為爺爺奶奶所畫的,準(zhǔn)備拿回家送給兩位老人家。
本報記者 吳奕鎮(zhèn)
旅途故事三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春節(jié)越來越近,回家的心情越來越迫切。昨日上午9 時多,在市區(qū)時代花園搞建筑的重慶鄰水縣人馮建光提著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趕到新城車站登上了開往重慶的班車。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弊诎嘬嚽芭诺鸟T建光已一年多沒回過家,面對記者他笑著大聲地說。馮建光響亮的笑聲還感染了一車準(zhǔn)備回重慶過年的乘客,大家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幾個乘客稱,踏上回家的路, “錢包脹不脹,禮物多不多”已不重要,能見到家人,陪孩子多吃幾頓飯,說說話才是最開心的事。
35 歲的馮建光來河源打工有10 年,上次回家,是2011 年的4 月。去年春節(jié),為了多掙點加班費,馮建光狠狠心留在工地值班,雖然給家里多寄了1000 多元錢,但春節(jié)與家里小孩通電話時,四歲的兒子哭著對他說,“鄰家的孩子都有爸爸陪著過年,為何爸爸不回家,一家人一起過年?”電話這頭馮建光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他決定,來年無論如何都要回家陪孩子過年。今年,雖然春節(jié)加班工頭開出了更高的工錢,但他還是堅決選擇回家過年。馮建光稱,像他一樣在河源建筑工地務(wù)工的重慶人有很多,回家來回一趟要花費幾千元,加上平時工地趕工期,難以請到假,大多數(shù)人只能等到春節(jié)才能回家一趟,大家的行李都沉甸甸的。馮建光手里提著一個袋子,班車行李箱里還放著兩個箱子!败嚿系拇友b的都是新衣服,老爸老媽老婆孩子各一套,花了1500 元。”馮建光稱,他還帶上了一大包河源的土特產(chǎn)回家讓家人品嘗。
記者看到,班車行李箱上,塞滿了蛇皮袋、牛仔包、拉桿箱和卡通手提袋等行李。司機李師傅告訴記者,春運期間,大家?guī)У男欣疃急容^多,裝車都要比平時多幾十分鐘時間,“ 乘客帶的行李都是對家人的一片心意,司乘人員不敢馬虎,把他們的行李都認(rèn)真裝好,能帶上的都讓他們帶上……”
河源開往重慶的班車要行走20 多個小時,馮建光稱,坐車再苦再累都值得,因為遠方有家人的等待……
本報記者 黃仕忠
相關(guān)鏈接
享受免票兒童 每班車有限額
本報訊(記者 黃仕忠)前天,李先生帶著4 歲的孩子到新城車站坐車時,卻被告知不能上車。李先生與管理人員“糾纏”了好一陣子,最后不得不改簽下一趟班車。車站提醒廣大乘客,春運期間免票乘車的兒童也比平日劇增,如果攜帶了免票兒童,購票時一定要申報,以免乘不了車。
“ 為什么別的小孩都可以坐車,我家小孩不能?”近日,新城車站一發(fā)往外地的班車上,乘客李先生與車站管理人員理論不停。1.2 米以下兒童免票,為什么李先生的小孩不能乘車?新城車站的相關(guān)負責(zé)人解釋,根據(jù)規(guī)定,持一張全價票的乘客,可以免費帶一個1.2 米以下兒童乘車,但每輛車的“免票兒童”不得超過核定載客人數(shù)的 10%。所以一輛核定座位為40 人的汽車,只有4 張免費兒童票,如果攜帶了5 個兒童,就算是超載。李先生上車時,車上已經(jīng)有4 個兒童了,并且那些兒童的家長在購票時,都向售票員申報了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李先生只能改簽下一趟班車或退票了。
春運客流高峰 雨霧天氣攪局
本報訊(記者 鄭婷影)5 日,農(nóng)歷臘月廿五,春運進入高峰。在這關(guān)鍵時刻,雨霧卻來攪局。據(jù)市氣象臺預(yù)計,到除夕團圓前,雨霧天氣都將伴隨歸家的人們。
濕乎乎,還有點悶熱,昨天開始,我市北部有小到中雨和霧,南部陰天有陣雨和輕霧,濕度達到70%到95%,朦朧輕霧與霏霏細雨交織在一起,給春運出行帶來明顯不便。讓人郁悶的是,在除夕團圓前,這種雨霧天氣天天來搗亂,回家的人要在雨霧天氣中踏上返鄉(xiāng)歸途了。據(jù)預(yù)計,今日,分散小雨轉(zhuǎn)陰天到多云,早晨有輕霧,氣溫16-25℃;明天,多云到陰天,局部有陣雨,早晨有輕霧,氣溫 15-24℃;后天,小雨,局部陣雨,早晨有輕霧,氣溫10-19℃。雨霧朦朧,能見度差,道路濕滑,提醒司機朋友尤其是行夜路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yán)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