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知青部落讓你體驗“上山下鄉(xiāng)”的日子
1968 年12 月,毛主席發(fā)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號召后,無數(shù)城市青年源源不斷地分散到廣闊的農村插隊落戶。那是一段屬于上世紀50 至70 年代知識分子的崢嶸歲月,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青。
知青文化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整整一代人乃至后代子孫都不會忘卻的記憶。值得關注的是,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以再現(xiàn)歷史的方式,滿足了一代人對 “根”的追尋,為曾經的知青們找到魂牽夢縈的第二故鄉(xiāng)。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定位為知青文化旅游區(qū),同時兼有休閑度假、生態(tài)旅游、餐飲娛樂等功能。
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全景。
游客在體驗知青下鄉(xiāng)生活。
住農家房吃農家飯干農家活
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距龍川縣城約15 公里,毗鄰著名的萬綠湖、廣東省七大名山之一——霍山,坐落在東江與韓江上游,東連梅州,北接江西,南鄰珠江三角洲。這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充足,森林覆蓋率高,是都市人旅游、度假、休閑、養(yǎng)生的理想之所。
文化是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的靈魂,也是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持久吸引力的源泉所在。在這里,游客可以觀賞到我國上世紀60 年代知青村的建筑造型;在這里,游客可以觸摸到充滿歷史氣息的知青勞動用過的農具、知青證件等罕見物品;在這里,游客可以看到見證當年知青下鄉(xiāng)情景的報紙、文化標語等;在這里,游客還可以聆聽到懸掛在屋檐下的大喇叭中傳來的歌曲聲,細細回味那段消逝已久卻又熟悉的歲月。
值得一提的是,游客在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除了能夠感受知青歲月的氛圍之外,還可以在這里親身體驗知青歲月中那些令人歷歷在目的勞動與生活細節(jié)。據(jù)龍川知青部落有關負責人介紹,知青年代中,知識分子下鄉(xiāng)干農活、讀毛澤東語錄、早請示晚匯報等一系列固有形式,在龍川知青部落都有體現(xiàn),能夠讓游客感覺身臨其境,回到過去,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不僅如此,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還專門設置了住宿區(qū)、餐飲區(qū)、知青文化風情園區(qū)以及田園區(qū),游客可以在這里“住農家房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盡情享受田園生活的樂趣。
主打產品“知青年代”獲青睞
溪水潺潺、涓涓細流。在無波無瀾的十里山澗中,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從山頂緩流而下,沿著山澗小路逆溪而上,于青山綠水包圍中的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就似一個世外桃源。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由于缺少宣傳與推廣,多年以來,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一直 “養(yǎng)在閨中待人識”。
不過,這個“世外桃源”現(xiàn)已逐漸廣為人知。去年以來,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結合自身發(fā)展定位,推出系列以“知青年代”為主打產品的活動后,得到了許多老知青的關注。特別是今年4 月份以來,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連續(xù)為120多對“老知青”夫妻補辦了 3 場特別的婚禮,讓“老知青”們深刻地重溫了當年美好的愛情故事。
在一系列以“知青年代”為主打產品的活動推動下,龍川知青部落· 龍飛度假村的接待人數(shù)同比增長 51%,一躍成為我市今年“五一”小長假旅游市場的新亮點。
全力創(chuàng)建4A 文化旅游景區(qū)
“我們計劃將知青部落打造成國家AAAA 級旅游景區(qū),除了為老知青提供一個回憶與體驗知青年代的生活、文化平臺外,同時也致力為崇尚生態(tài)旅游的白領一族創(chuàng)建一個休閑勝地。”上述負責人介紹說。
據(jù)了解,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定位為知青文化旅游區(qū),同時兼有休閑度假、生態(tài)旅游、餐飲娛樂等功能。根據(jù)規(guī)劃,該知青部落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為1.5 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達到9000 平方米,停車場面積將達到1800 平方米,分三年共三期總投資1.5 億元建設,劃分為四個功能區(qū):住宿區(qū)、餐飲區(qū)、知青風情園區(qū)和田園區(qū)。
得益于龍川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以及縣旅游局、登云鎮(zhèn)等主要領導的支持與幫助,目前,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首期工程已完工,已建成9 棟客房,共 146 間標雙客房;7 棟 2 房2 廳的農家小院; 6 棟1 房1 廳的吊腳樓;1 棟綜合樓;1 棟主題餐廳;1 個游泳池;1 口面積約10 畝的魚塘等。此外,連接龍川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的旅游大道也得到了改造提升。
本報記者 吳志堅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