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年“走日本”到河源 一老人盼有生之年圓尋親夢
劉羅友很希望有生之年一圓尋親夢。
自從本報的尋親報道出街后,家住東源縣駱湖鎮(zhèn)的劉先生就多次找到記者,希望記者也能安排時間采訪采訪其父親劉羅友,因為他父親也是當(dāng)年“走日本”來到河源,盡管他們兄弟幾個一直努力想幫父親尋親,卻苦于無果,很希望借助本次尋親活動幫父親找到親人。
家里修槍生活較好
“我家在農(nóng)村的,上街還要經(jīng)過一個叫石灣的地方。但是自己家里沒有田地,周圍其他家庭就有田地。”一見面,劉羅友就告訴記者,記得自己小時候經(jīng)常到附近田里抓蟲,那是只有當(dāng)?shù)夭庞械囊环N禾蟲,禾蟲還有紅、黃、青等多種顏色,大家都會去抓來蒸著吃,很有營養(yǎng)。劉羅友說,盡管家里不耕田地,但父親會修槍,生活都算比較好!凹依锒加袔讞l槍的,有長有短,白軍來的時候就丟到門口的大塘里去!
“我叔我姑回來都是坐轎子的,還有隨從幫忙提包!眲⒘_友回憶,當(dāng)時自己的叔叔和姑姑去了香港,很有錢,每次回來都是衣錦還鄉(xiāng)。“當(dāng)時家里地板是鋪紅磚的,家里的銅錢和銀元都是藏在紅磚下面,我還經(jīng)常翻開紅磚找錢。”一說起童年的事,劉羅友記憶猶新,仿佛就在眼前:“如果不是日軍入侵,我就不會與家人分散,不會被販賣后要幫人放牛,沒有書讀!
哥哥可能也被販賣了
“我家還可以看到飛機場的,機場拉警報都能聽到!眲⒘_友回憶稱,在家門口右手邊就是飛機場,飛機起飛都可以看到,而叔叔去香港前還在機場做事,經(jīng)常都帶飯回來給自己吃,自己當(dāng)時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總覺得能吃飯很不錯了。
說起自己的家人,今年76 歲的劉羅友除了對母親的記憶模糊外,其他的基本都記憶清晰。父親叫盧平,叔叔叫阿挺,有兩個姑姑,一個去了香港,一個在佛山,另外還有一個比他大幾歲的哥哥叫阿祥,自己叫盧錦,被賣到駱湖后叫劉羅友。可是,日軍的入侵改變了劉羅友的命運!拔野炙赖臅r候我還知道,有人背我去見最后一面! 劉羅友告訴記者,自己被賣之前父親就去世了,當(dāng)時還有人背著自己去廟堂見了父親的最后一面。不過這期間他家里也沒什么人了,哥哥當(dāng)時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有可能已經(jīng)被販賣了。
曾經(jīng)尋親但無下文
后來,劉羅友先被一個叫姨婆的女人背著去一個地方集中,然后跟著另外的人坐黃包車去坐火車,經(jīng)過一個晚上后就跟人去坐船,后來就到了河源,被安排在“河源旅社”附近住下來!爱(dāng)時是整船有十幾個人,只有我一個是男的,她們還買飯給我吃,其他人就沒得吃!眲⒉貞浄Q,當(dāng)時大家都很餓,有人來和自己爭飯吃,后來大家就分別被賣了,自己被賣到駱湖沒有孩子的劉家做兒子。
“我們一直都有幫父親找親人,還到過廣州、佛山去找!眲⒘_友的二兒子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一家人并不是想再回去佛山,只是想讓父親認(rèn)祖歸宗。早些年大哥在佛山打工時,還“尾隨”過一個與父親很像的老人,很遺憾最后還是 “跟丟了”。所以,劉先生一家希望通過這次兩地尋親報道小組的幫忙,幫父親找到親人。
早前相關(guān)報道詳見: http://www.hynews.org/news/2013/0321/article_30319.html
本報記者 葉園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yán)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